在浩瀚的宇宙探索中,“我們都是星塵”這一理念,不僅是天文學專業(yè)學生的心靈燈塔,也觸動著無數(shù)年輕人內心深處對生命起源的終極追問。恒星,尤其是那些龐大而輝煌的天體,它們的誕生與演化,一直是國際天文學界競相攀登的科學高峰。
解開恒星起源之謎,尋找類似太陽、能為人類提供適宜生存環(huán)境的恒星,科幻作品中的“太空移民”愿景或許將不再遙不可及。為此,一群青年天文學家正走在恒星形成研究的最前沿,他們隸屬于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,由研究員劉鐵帶領,盡管團隊規(guī)模不足二十人,卻已在國際頂尖天文學期刊上發(fā)表了超過150篇學術論文,最近更是取得了突破性成果。
呂行,團隊中的青年研究員,向記者展示了他最新觀測到的恒星形成初期的景象——一個正在孕育中的“四體”恒星系統(tǒng),比著名的“三體”問題還要復雜,未來這四顆“恒星寶寶”或將組成一個穩(wěn)定的恒星系統(tǒng),為天文學界帶來新的研究視角。
上海天文臺博士后顧琦烙,作為劉鐵團隊的一員,他們的研究聚焦于“恒星如何形成”。顧琦烙表示,研究恒星形成,某種程度上就是在探索“我是誰、我從哪里來、要到哪里去”的哲學命題。他們的工作,就像電視劇《三體》中描繪的那樣,關注著恒星間的復雜互動,而最近,團隊首次探測到了一個由四顆正在形成的恒星組成的四星系統(tǒng),預示著未來可能演化成全新的“四體”恒星系統(tǒng)。
借助位于智利阿塔卡馬沙漠的ALMA望遠鏡,劉鐵團隊對獵戶座普朗克銀河冷團塊進行了深入觀測,首次在全球范圍內發(fā)現(xiàn)了“星前云核”形成前的“恒星胚胎”,即孕育中的“恒星寶寶”。這一發(fā)現(xiàn)不僅揭示了“恒星胚胎”的分裂現(xiàn)象,還為恒星早期演化及雙星和多星系統(tǒng)形成的理論研究提供了寶貴證據(jù)。
劉鐵在天馬射電望遠鏡園區(qū)接受采訪時提到,觀測恒星需要夜以繼日的積累和一定的運氣。申請使用望遠鏡需要先提交觀測計劃,經(jīng)過評估打分后,高分者才能獲得優(yōu)先觀測時間。然而,即便好不容易申請到觀測點,也可能因天氣不佳而一無所獲。
面對這樣的挑戰(zhàn),團隊成員張遂楠表示,學天文的人通常都擁有良好的心態(tài),面對“啥也看不到”的情況總能泰然處之。他們深知自己只是宇宙中的一粒塵埃,無需過分糾結,而是繼續(xù)申請、繼續(xù)觀測。
上海天文臺為科學家們提供了優(yōu)越的工作環(huán)境,讓他們能夠專心致志地進行研究。呂行作為銀河系中心“恒星寶寶”的發(fā)現(xiàn)人之一,對上海天文臺給予了高度評價,認為這里讓他們能夠踏實工作,將精力集中在研究上。
提到天文學家,人們往往聯(lián)想到的是夜觀星象、與星辰為伴的浪漫形象。然而,實際上,他們大多數(shù)時間都需要坐在電腦前,敲代碼、分析數(shù)據(jù)、畫圖。劉鐵表示,天文學是一個典型的交叉學科,需要數(shù)學、物理、化學、生物等多學科的基礎知識,同時還需要具備計算機、機械工程等技能,甚至對人文社科也有所涉獵。
上海天文臺的青年天文學家們不僅致力于科學研究,還積極參與天文科普工作,推動我國亞毫米波段望遠鏡的自主建設。他們與學校和社區(qū)合作,通過科普講座、慕課等方式,向公眾普及天文知識,讓更多人了解并愛上天文學。
呂行展示了他網(wǎng)購的3D打印星系手辦,表達了他對天文學的熱愛。劉鐵則強調,現(xiàn)在是青年天文學人的黃金發(fā)展期,越來越多的院校開設了天文學專業(yè),國家也在大力布局建設高水平望遠鏡,需要更多年輕人加入這個充滿挑戰(zhàn)與機遇的領域。